碳匯新知電子報 - 自然碳匯推動小組
2024/8/05 雙周報第十一期
各位先進好, 因應執行農業部「淨零排放-研發農業部門增匯技術及其誘因機制」前瞻計畫(以下稱本計畫)辦理新知共享, 提升執行團隊間對於國內外自然碳匯方法技術、增匯技術、碳權認證交易、淨零政策等即時新聞資訊隨時掌握,以EDM電子報的形式辦理。
本期摘譯文章
焦點新聞
近期新聞資訊 (7/18~7/31)

綜合2024/7/31 - 環境資訊中心

全球生態足跡網絡報告指出,2024年地球超載日提前至8月1日,顯示資源消耗速度加快。從這一天起,人類將以透支方式使用地球資源。與2023年相比,超載日提前一天,表明資源耗盡速度加快。若全球以瑞士或卡達人的生活方式,超載日會更早。全球生態足跡網絡呼籲採取行動,通過減少食物浪費、植樹等措施延遲超載日。

點此看全文 >

綜合 2024/7/31 - 經濟日報

首屆自然碳匯與碳權發展趨勢論壇 逾250位農業業者齊聚台中

2024年淨零轉型暨自然碳匯與碳權發展趨勢論壇在台中舉行,由臺灣碳權交易所、臺灣證券交易所與國立中興大學共同主辦。論壇強調自然碳匯的重要性及其在農業中的應用,吸引250多位業者參與。環境部部長表示,臺灣正朝向碳費制度和碳交易前進,期望農業成為淨零排放的關鍵角色。論壇展示了臺灣在推動碳匯及農業永續發展方面的努力和決心。

點此看全文 >

綜合 2024/7/25 - Dialogue Earth

「損失和損害」氣候資金是否會惠及海洋社區?

各國政府承諾為氣候變遷造成的損失和損害提供數億美元資金,但仍需數千億美元。雖設立了損失和損害基金,但面臨重大挑戰。漁業和珊瑚礁受氣候變遷影響,缺乏數據難以賠償。特別是小型漁民和脆弱國家難以獲得資金。海洋問題往往被忽視,資金需求與供應存在巨大差距。損失和損害基金的資金承諾低於預期,需要更多資金以應對競爭性要求。

點此看全文 >

綜合 2024/7/23 - UNEP

新一輪區域會議:各國需要提交新的國家自主貢獻 (NDC)

聯合國和合作夥伴宣布了一系列區域會議,旨在提高巴黎協定下的新氣候承諾。2025年,各國需提交新的國家自主貢獻(NDCs 3.0),設立2035年減排目標。UNEP執行主任Inger Andersen強調減排和適應氣候影響的重要性。會議將於2024年在全球多地舉行,討論緩解措施、適應方案和超短壽命污染物的納入,並促進國際合作和資金支持。

點此看全文 >

綜合 2024/7/20 - 中央社

歐盟淨零路徑調整 「綠色新政」變「潔淨新政」

歐盟主席范德賴恩提出「潔淨新政」,轉向新能源產業,減少嚴格管制。目標包括2030年減排55%、2040年減排90%、2050年達成碳中和。將推動「潔淨產業新政」和「產業減碳加速器」法案,並強調全球氣候領導地位和國際合作。

點此看全文 >

綜合 2024/7/19 - nature期刊

基於科學的目標沒有達到目標

巴黎協定的長期目標需所有參與者盡力減排。科學基礎目標常簡化複雜的科學發現,導致不公平的減排努力。應用簡單規則和全球平均數據設定目標,忽視個體差異,可能增加排放和升溫。需加入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考慮經濟、政治、技術轉型和倫理等因素,制定多樣化的減排路徑。簡化規則易誤導,應開放更具彈性和多樣化的選擇,以實現巴黎協定的減排目標。

點此看全文 >

綜合 2024/7/18 - 環境資訊中心

減碳不力靠紅樹林補? 環團籲淨零目標分立「減碳」與「增匯」

環保團體呼籲碳匯與減碳分開治理,避免碳匯掩蓋減碳不足。《氣候變遷因應法》需修法,設定「排放量」與「碳匯量」目標。學者指出紅樹林與海草床碳匯爭議,建議環境部暫緩審議,優先保護自然濕地與生物多樣性。

點此看全文 >

土壤 2024/7/31 - phys.org

碳-氮-磷耦合生物地球化學模型顯示磷限制和森林砍伐減少熱帶森林的碳匯潛力

熱帶森林儲存全球約72%的森林生物質碳,並貢獻三分之一的全球淨初級生產力。CO2施肥效應提升碳固定能力,但未來受限於營養素。美國、日本和中國研究團隊提出的動態土地生態系統模型(DLEM-CNP)顯示,磷的限制降低了熱帶森林對CO2濃度上升的生產力反應。磷與氮的共同限制減少了CO2施肥效應,並強調了磷在碳循環中的關鍵角色。

點此看全文 >

土壤森林 2024/7/31 - phys.org

烏拉圭鹽生樹木稀樹草原的碳儲量估算-覆蓋作物的重要性

烏拉圭的亞熱帶木本稀樹草原擁有約10萬公頃,主要生長於鈉含量高的土壤中,對全球碳儲量與氣候變遷緩解具有重要意義。近期研究發現,這些稀樹草原的碳儲量主要集中在土壤中。研究使用數學方程估算樹木和灌木的地上生物量,強調土壤在碳儲存中的關鍵角色。若此類生態系統被農作物或畜牧系統取代,將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加劇全球暖化。

點此看全文 >

土壤森林2024/7/22 - TVBS

混農林業行不行? 暖化調適下的農業新解方

在氣候變遷影響下,台灣農業首當其衝,尤其是山坡地農業。為應對暖化威脅,政府推廣混農林業,在農地中種樹增加碳吸存。南投的茶農示範區表現出良好效果,樹木提供遮陰並助於水土保持。混農林業能提升農業韌性,成為全球暖化的新解方。

點此看全文 >

土壤 2024/7/17 - NZZ

所有的牛都是氣候殺手嗎?瑞士農民測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想法

格勞本登的農民正在測試「氣候中立農業」計劃,探索提升土壤碳儲存的方式。該計劃由農民主導,實驗包括使用有效微生物(EM)處理牲畜排泄物,以減少氣體排放並改善土壤質量。此技術有助於土壤儲存更多二氧化碳及提升作物生長。該計劃由科學支持,期望透過實踐驗證其效果,並計畫在2025年後擴展至全瑞士。

點此看全文 >

森林 2024/7/31 -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發現全新的木材微觀結構,既不屬於硬木也不屬於軟木-解密高效率儲碳原因

研究發現郁金香樹(Liriodendron)的木材屬於新型態木材,具有介於硬木和軟木之間的微纖維(macrofibrils)結構,能更有效地儲存碳。這些樹種在碳捕捉和儲存方面表現出色,可能因其適應低碳環境。研究還揭示了其他樹種的木材微結構差異,有助於改進碳捕捉計劃,對抗氣候變化,研究發表於《新植物學家New Phytologist.》。

點此看全文 >

森林 2024/7/24- LSE

菲律賓的國家綠化計劃 (NGP)結構性改變就業環境,達到減緩氣候變遷和扶貧雙重目的

菲律賓的國家綠化計劃(NGP)是一個大規模植樹項目,旨在減少貧困和應對環境問題。該計劃創造了數十萬個就業機會,顯著降低了貧困率,並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增加非熟練勞動和服務業就業。同時,NGP在十年間吸收了71.4至303百萬噸的二氧化碳。該研究顯示大規模植樹能同時實現氣候緩解和減貧的雙重目標。

點此看全文 >

森林 2024/7/24 - nature

天然林再生和人工林緩解氣候變遷的成本效益

重植林可以通過吸收二氧化碳來緩解氣候變遷,方法包括自然再生和種植單一樹種的林地。自然再生成本較低且有更好的生物多樣性和水土保持效果,但碳吸收速率較慢;種植林地則成本較高但能產出木材,碳吸收速度更快。研究利用空間數據模型,對138個國家進行比較,發現哪種方法在特定地區更具成本效益。結果顯示,全球46%的重植林區域自然再生更具成本效益。

點此看全文 >

森林 2024/7/24 - Phys.org

樹木揭示氣候驚喜:樹皮中的微生物清除大氣中的甲烷

根據2024年7月24日《自然》期刊發表的研究,樹皮表面對去除大氣中的甲烷具有重要作用。研究顯示,樹木內的微生物能吸收甲烷,這些微生物的存在使得樹木對氣候的正面影響比預期多10%。甲烷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氣體之一,排放速度比1980年代記錄開始以來的任何時候都快。研究還發現,熱帶森林中甲烷的吸收最為強烈,這一新發現顯示出樹木在減少甲烷排放中的潛力,並為全球甲烷循環提供了新的見解。

點此看全文 >

森林 2024/7/22 - Eos

植物中的碳循環比預期更快:人們高估了碳封存的時間

研究發現植物吸收碳的能力比預期更強,但碳在植物中停留的時間較短。當前氣候模型低估了植物的碳吸收量,但高估了碳的滯留時間。研究顯示,植物每年應吸收800億噸碳,而非當前模型預測的430至760億噸。研究強調減少化石燃料排放是限制氣候變遷的關鍵。

點此看全文 >

森林 2024/7/22 - 環境資訊中心

森林碳匯納國產材追蹤、竹林碳匯只見「砍竹」 環境部:補件再審

環境部審查農業部提案的森林與竹林碳匯減量方法學,要求補正再審。專家質疑國際林產品留存係數0.32的適用性,要求建立國內木材參數。竹林碳匯方法也遭質疑追蹤方式不明,收穫產品難以計算固碳量。環境部決議補正後再行審議。

點此看全文 >

森林 2024/7/19 - NationofChange

開創性的研究凸顯了保護全球森林碳匯需求

科學家研究強調森林在緩解氣候變遷中的重要性,並揭示威脅森林的多種因素。研究顯示,全球森林每年吸收約35億噸碳,儘管面臨森林砍伐和野火等挑戰。北半球森林碳吸收能力下降36%,熱帶森林下降31%,但溫帶森林增加30%。研究建議減少砍伐、推動重造林和改善伐木實踐,並強調國際合作和立法激勵的重要性。

點此看全文 >

森林 2024/7/19 - 中央社

專家籲利用率應區分 森林經營碳匯專案方法學再審

環境部第2次審查農業部送審的「森林經營碳匯專案活動」方法學,委員對收穫林產品碳庫計算提出質疑,要求補充針葉、闊葉林及不同胸徑的利用率資料。農業部需證明6年前已開始的相關證據,並排除紅樹林計算。方法學基於京都議定書規範,旨在增加森林碳吸存量,對應國家淨零戰略。

點此看全文 >

森林 2024/7/17 - Phys.org

新研究顯示,儘管有區域壓力,森林仍能作為碳匯

儘管面臨森林砍伐和野火威脅,全球森林在過去三十年中仍持續吸收碳排放,每年平均吸收35 ± 0.4億公噸碳,接近1990至2019年化石燃料排放的一半。研究顯示,北方針葉林的碳吸收能力下降了36%,熱帶森林因砍伐減少31%,而溫帶森林增加了30%。此研究強調保護和恢復森林以應對氣候變遷的重要性,並建議改善森林管理和減少砍伐。

點此看全文 >

森林 2024/7/17 - nature

持久的世界森林碳匯

研究顯示,全球森林在過去三十年間的碳吸收穩定,每年約3.5-3.6 Pg C。溫帶和熱帶再生森林的碳吸收增加,但北極和熱帶原始森林因破壞和喪失面積而減少。儘管全球森林碳吸收持平,但熱帶森林的砍伐已抵消了三分之二的好處。為保護碳匯,需加強土地管理政策,限制森林砍伐和推動森林恢復。

點此看全文 >

海洋(含濕地) 2024/7/31- siliconrepublic

RV Celtic Explorer 監測浮游植物如何減少二氧化碳

愛爾蘭研究團隊在北極探究浮游植物如何減少全球碳排放。他們在拉布拉多海測量浮游植物對CO2的吸收,發現浮游植物能透過生物碳泵將碳鎖定於深海。然而,氣候變遷可能影響這一過程。研究顯示,生物碳泵每年移除5至12億公噸碳,但需要更多基礎研究來評估擴大使用人工鐵肥的方法對CO2移除的影響。

點此看全文 >

海洋(含濕地) 2024/7/26 - ZAWYA

紅樹林是阿聯酋到 2050 年淨零排放的關鍵資源

阿布扎比的紅樹林對抗氣候變化,提供多樣生態系統和娛樂場所。氣候變化和環境部長阿姆娜博士強調,紅樹林是碳匯,對保護沿海生態系統和全球漁業至關重要。紅樹林比陸地熱帶雨林更快地吸收碳,對實現巴黎協定目標至關重要。阿聯酋計劃到2030年種植一億株紅樹林,並與印尼合作推動紅樹林保護和恢復。阿姆娜博士呼籲全球共同努力保護紅樹林,建立可持續的未來。

點此看全文 >

海洋(含濕地) 2024/7/26 - Earth.com

南大洋吸收的二氧化碳比之前想像的要多

根據英東安格利亞大學和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的研究,南極海吸收的二氧化碳(CO2)比之前估計的多25%。這項研究使用直接的CO2交換測量技術,揭示了南極海在夏季的CO2吸收能力超過以往預測。研究指出,過去的估算方法存在不確定性,強調了改進測量和模型的必要性。

點此看全文 >

海洋(含濕地) 2024/7/25 - UNEP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擴大肯亞紅樹林保護

在國際紅樹林生態系統保護日即將到來之際,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人居署透過Go Blue計劃在肯尼亞拉穆縣推出藍碳項目,旨在保護和恢復4000公頃紅樹林。該計劃將當地吸收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碳信用額,並在全球市場銷售,收益分配給社區成員。該項目預計每年能減少5萬噸二氧化碳,並產生超過60萬美元收益,同時促進可持續發展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點此看全文 >

海洋(含濕地) 2024/7/25 - BirdLife

每年7月26日世界紅樹林日:研究報告指出當地社區的積極參與至關重要

世界紅樹林日旨在提高對紅樹林生態系統重要性的認識。紅樹林每公頃吸收的碳是熱帶森林的五倍,並對保護沿海地區和支持當地社區至關重要。紅樹林也是許多鳥類的棲息地。鳥類國際組織強調當地社區在紅樹林保護中的關鍵作用,並倡導在氣候政策中融合本地行動與全球變革以確保長期成功。

點此看全文 >

海洋(含濕地) 2024/7/24 - UNEP

斯里蘭卡的紅樹林再生計畫:2024年世界恢復旗艦項目

數十年來,斯里蘭卡的紅樹林因開闢蝦池和鹽田而逐漸消失,造成海洋生物繁殖地減少,沿海社區面臨風暴襲擊的風險。自2015年起,政府主導的恢復計劃已恢復500公頃紅樹林,目標在2030年前達到10,000公頃。該計劃獲聯合國2024年「世界修復旗艦計劃」的認可。

點此看全文 >

海洋(含濕地) 2024/7/18 - Boston Globe Media

利用海洋作為碳匯可能是我們應對氣候變遷的最佳希望

海洋鐵肥料化是減緩氣候變遷的潛在方法之一,通過促進微藻生長來吸收二氧化碳。儘管早期實驗顯示鐵能促進藻類生長,但對長期效果及環境影響仍存疑。近年來,海洋吸碳技術獲得更多關注,並已獲得聯邦政府的投資。未來需要進一步研究以評估這些方法的有效性和潛在副作用。

點此看全文 >

海洋(含濕地) 2024/7/17 - phys.org

矽藻的驚喜可能會改寫全球碳循環

新的研究顯示,海洋矽藻除了光合作用外,還能通過直接攝取有機碳來累積生物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團隊發現,矽藻 Cylindrotheca closterium 在全球海洋樣本中,同時進行光合作用和有機碳攝取。這一發現可能改變我們對全球碳循環的理解,並暗示某些細菌可能直接餵養這些矽藻。

點此看全文 >

FFTC智慧淨零農糧體系電子報
上期精選內容

※ 注意事項:

1. 本新訊僅供綱要計畫團體成員內閱,嚴禁外洩至其他平台。

2. 如需轉發本新訊相關新聞,請依據來源平台授權說明為準,勿違反原始訊息之版權及使用條款。

3. 轉貼時請務必保留訊息完整性,不得做出任何刪減、修改或篡改。

4. 請確保轉發訊息的真實性及可信度,避免散播不實訊息或造成誤解。

5. 請尊重訊息原始發布者的意願,不得進行未經授權的商業性轉發或利用。

6. 如內容有誤植或連結失效等問題,敬請來信通知 d34696@tier.org.tw 楊小姐。

7.為了避免漏接任何新訊,您可以將 service@netzerotier.org.tw增添至通訊錄或白名單。



台灣經濟研究院 - 自然碳匯推動小組 感謝您的配合與理解!

※本郵件經系統自動發送,請勿直接回覆。

${UNSUBSCRIBE}